你是哪只宝可梦?你是哪位美少女战士?你的2020年会更好还是更难?

现在按下Instagram的视频录制键,AR滤镜就能告诉你答案。

本月初,一些个性测试类AR滤镜在Instagram上俘获众多用户的“芳心”,用户头顶宝可梦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刷屏。

以往,人们习惯于用滤镜做美颜修饰、玩角色扮演、点亮炫酷特效;现在,搭上AR(增强现实)技术和算法的快车,滤镜或许还将帮助解开数字居民探索自我之旅的一些迷思。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编译Vox文章,带你看看这些趣味十足的AR滤镜背后,究竟有哪些令人着迷的魔力。

个性滤镜,在线匹配

Facebook的AR开发平台SparkAR Studio自去年8月对ins用户公测以来,由于操作简单,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到滤镜创作中,将天马行空的脑洞叠加于现实世界。

近日,ins用户@filippo.soccini设计了一款帮助人们揭秘新年运势的AR滤镜“预测2020”,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打开滤镜,用户头顶会出现一个黑色对话框,显示“2020年的我会……”字样。

程序设定的十二个预测选项将随机闪烁,最终停留的界面会显示:2020年你可能遭遇“结婚”、“死亡”、“丧”、“变穷”、“发财”、“人生赢家”……

此外,诸如“你是哪只宝可梦”、“你属于霍格沃茨哪个学院”、“你是迪士尼中的哪个公主”等形形色色的角色匹配类AR滤镜也扎堆涌现。

不论是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的厄里斯魔镜(能照见人们内心深处最迫切的渴望),还是格林童话里“坑”了白雪公主数回的魔镜,出现在人们头顶上旋转的AR影像,就像“老虎机”上跳跃滚动的符号,让人们尽情享受与流行文化中的人物和设定产生勾连的冒险和乐趣。

另一种印象管理手段

这类AR滤镜成为“社交货币”所体现的传播逻辑,正如其作品本身一样,以简单和有趣为核心。

它借助口碑传播,通过人们自发分享的行为,实现病毒式扩散。不管预测结果如何,一旦选择发布和分享,视频实时记录下了人们原生态的反应。无论是兴奋和满意,还是不安与愤怒,这些真实且富有感染力的情绪也将一并被传达,这和结果本身一样具有社交价值。

用户可能会反复重启测试,直到获得想要的答案。比如,《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扮演主角天行者的演员马克·哈米尔(Mark Hamill)在Instagram上吐槽,他足足玩了20多次,才得到一个“卢克”的滤镜定格。

但微妙之处正在于,某种程度上是我们自己在主导结果是否“生效”,最后分享出去的被赋予角色后的反应记录,也是人们进行印象管理的手段之一。

个性测试的社交心理学,部落主义的自我身份构建

和那些五花八门的性格测试、星座学一样,这种测试类型的AR滤镜还例证了一种广泛存在的心理学,它隐匿于人类想要定义和确认自我身份的深层欲望背后。

很多人都想通过随机生成器和某个虚拟角色来寻找真实的自我,这听上去可能有点可笑,但并不离谱。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最容易解释自己的方式,我们总是用各种“角色”快速勾勒自己,比如认为自己是《欲望都市》里的米兰达,或者声称自己是《哈利·波特》里的一个“拉文克劳”。

这种自我认同与归属感很具体,那些用来定义自我的角色、人物、团队、星座等标签都有独特的属性,能让人们快速识别、自然而然地与自己的特质进行比较。当发现自身性格类型与熟知的特定群体相匹配时,强烈的认同感会油然而生。

人们总是倾向于将自己依附于群体中,进行自我身份建构,这一概念称之为“部落主义”。

“人们需要群体认同,包括喜欢的球队或看似随意组成的团体。”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杰伊·范巴维尔(Jay Van Bavel)说,“部落主义深深烙印在我们大脑思维的运作方式中,影响着我们感知世界和实践的方式。”

即使我们知道那些个性测试很假,背后的逻辑也不堪一击,但还是会忍不住尝试。因为它能满足大脑的“部落化”冲动,并给我们某种幻觉:

你是这个特定群体的一部分,你可以完全融入其中,不需要做出任何改变。

听上去是不是足够诱人?

“部落人”诞生

在“你是哪只宝可梦”系列的Instagram AR滤镜游戏里,部落化机制又是如何运作的呢?

首先,你获得了一个代表自己的角色,本质上是被给予了一组特征,比如《精灵宝可梦》中小精灵们的技能和设定,你将一并继承。

生活中的多数决定性因素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此刻在另一个乌托邦世界中,我们找到了寻觅自我身份的多重通道。此外,基于对随机分发到的结果喜欢或讨厌的表达,也是对自我身份的修补和重塑。

其次,“分享”就是与同一部落的其他住民建立连接的过程。晒出那些包含测试结果的社交动态,可以让《精灵宝可梦》、迪士尼、《哈利波特》的粉丝们,轻松找到同好。

在数字世界里,我们每天都在和无数陌生人“擦肩而过”,身份特征标识就是人们辨认出彼此的社交密码,对那些不熟悉《精灵宝可梦》的人来说,一个“小拉达”看上去只是有着两颗大门牙的老鼠,但在信息流中浏览到该分享的资深玩家却能对它的特殊能力和习性如数家珍。

同理,对于哈迷来说,霍格沃茨学院分院的小测试更是一幕幕“大型认亲现场”,当一个自认为是斯莱特林的用户“质问”分院帽为什么把自己分去了格兰芬多时,只有哈迷才能心照不宣地精准捕捉到这种“抱怨”,知晓它影射的原作设定。

即便我们不认可匹配的角色能代表自己,但它仍然加强了我们的归属感,因为身份识别本身就是部落化的重要一环。

Instagram“迫使”用户记录他们的实时反应,从而强化了这种体验。社交媒体平台允许人们分享彼此实时、自发的反应,同时也让他们快速定义自己,或拒绝投射在他们身上的身份。

我们心知肚明,角色匹配滤镜自然不可能帮助人们解决“我是谁”这个人生终极谜团;“预测2020”这样的随机生成器“算”出的运势,也无法支配我们的2020年。

但这并不意味着同世界分享“你是谁”或“你想成为谁”就毫无乐趣、毫无价值。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排行榜高位随时都可能易主,更加新奇巧妙的小玩意儿会持续接力吸引人们的眼球,源源不断地制造快感。

即使Instagram的AR滤镜测试终将被厌倦、被遗忘,但这并不会影响人们继续沉溺于精神乌托邦世界,也不会减少人们寻找与表达自我真实身份的深层渴望。